发展改革处 发展改革处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发展规划» 学校规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标杆行动计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标杆行动计划

为全面落实学校“12345”发展思路,扎实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创建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构建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新体系,打造知农爱农教育西农模式,建设高水平农林特色学科专业体系、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创新课程、教材与课堂教学新形态,产生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标志性教学成果,培养一大批新时代知农爱农,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服务现代农业的学术精英、创新创业技术领军人才和社会发展管理人才,树立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人才培养中国标杆。

(二)阶段性目标

1.近期目标(2025年)

拥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5个以上,其中5个达到国内领先、10个进入国内一流前列。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研究生教育成果奖2项、国家优秀教材奖2项。本研贯通培养实质推进,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取得新进展,优势专业和主体学科人才培养水平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情系“三农”品格得到社会及行业高度认同,成为新农科建设的实践者和引领者,初步建成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标杆。

2.中期目标(2030年)

30%的学科专业处于国际前列,本研贯通培养体系基本完善,60%以上学生进入贯通化培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建成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标杆。

3.远期目标(2034年)

涉农学科专业整体进入国内同类学科专业前列,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高。构建起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西农路径”,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人才培养基地,树起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人才培养中国标杆。

二、建设基础

(一)现有基础

八十七年来,学校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办学理念,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学科专业水平持续提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张,形成了农林水学科齐备,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和艺术等多个学科门类的学科专业体系。构建了“通专结合、本研贯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和 “331”人才培养新模式,学科专业体系特色更加鲜明,生源质量跃居农林高校前列,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农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农林高校持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知农爱农情怀和强农兴农使命感不断增强。校党委《关于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的实施与学校《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2年)》《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20-2025)》的推进,有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

(二)机遇与挑战

党和国家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建成教育强国。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等,对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全面部署。

科技革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在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一系列创新引领的科技革命影响下,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乃至思维方式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高等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教育教学形态,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一带一路”倡议给高等农业教育带来了新发展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给涉农高校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农业高校承担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的重任,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带来了战略机遇。“一带一路”倡议和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为扩大高等农业教育对外开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创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标杆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紧扣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学校提出了“12345”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教育部等七部委共建共管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但对标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树起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标杆已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求。

三、建设内容

(一)思政铸魂育人项目

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强化思政课+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创新知农爱农教育模式,厚植学生知农爱农情怀,强化强农兴农使命担当。

主要举措:

1.实施思政领航计划。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增设马克思主义学科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建设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强化精品思想政治课程创优行动,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协同推进的育人大格局。

2. 切实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以构建“十大育人体系”为重点,健全三全育人格局的体制机制,实施理论武装、文化浸润、党团建设、实践锻造“四大工程”,创新应用互联网思政工作新载体,推动先进理论和优秀文化武装学生头脑,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3.创新知农爱农教育模式。开展“大国三农”通识教育,深化生态文明教育,强化劳动教育实践,开展场站育人、专业实践与乡村调查等活动,实施“领导力培养计划”等,构建融信念教育、情怀养成、知行合一的知农爱农教育模式,历练学生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

进度安排:

到2022年,构建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创建一批全国有较大影响力、具有西农特色的思政工作品牌。

到2025年,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品牌社会实践活动3-5项,形成知农爱农教育西农模式。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

完善 “通专结合、本研贯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推进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机制。

主要举措:

1.完善“通专结合、本研贯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探索,推进产教融合,完善导师指导下学生个性化发展机制,实施本研教学“六贯通”,实现本研贯通化培养。

2.多元混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分类培养理念,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深入推进“卓越班”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以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为主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生物科学拔尖学生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推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本硕博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专项”,树立农林学科专业高精尖缺人才培养新模式。

3.构建高质量研究生培养机制。建立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研究生培养机制,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制培养改革,完善以学科交叉解决重大问题的专项任务作为研究生选题来源和培养载体的机制,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4.探索校地联合人才培养。依托未来农业研究院、深圳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上合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等平台,开展校企校地联合培养、国内国际合作办学等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探索跨学科、全产业链协同育人模式,在现代产业学院、国际化人才联合培养等模式创新上取得新成果。

进度安排:

到2022年,形成以基地班、卓越班、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制培养等为代表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建成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项目3-5个。

到2025年,创设全国知名的校企联合、校地联合人才培养项目10-20个;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上形成西农方案。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2项。

(三)一流学科专业建设项目

聚焦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人类健康和乡村振兴四大学科使命,推进学科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学科专业发展新机制,建设一批新兴交叉和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学科专业。

主要举措:

1.深化推进学科专业内涵提升。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基地建设以及智慧课堂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打造学科专业建设高峰,形成一流学科专业方阵。

2.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建设。加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基础学科建设投入,提升基础学科专业服务传统学科专业升级改造、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培育建设的能力和水平。重点加强生物科学学科专业建设,建设特色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3.交叉融合推进学科专业布局结构全面升级。推进农工、农理、农经、农文融合发展,提升农业机械化、环境科学、农业经济管理、社会学等学科专业优势与特色,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培育建设智慧牧业、智慧水利、智能制造等一批“四新”学科专业。

4.加强重点学科专业建设。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重点加强植物保护、畜牧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建设,强化生物育种、生物医学、智慧农业、水安全科学与管理等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突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等特色学科专业建设。

5.创新学科专业发展方式。构建学科专业协同发展机制,完善学科专业评估制度和准入退出机制,健全学科专业建设与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进一步提升学科专业水平。

进度安排:

到2022年,学科专业结构更合理,优势特色更鲜明。建成“大国三农”通识教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实践育人课程20门以上,形成“大美秦岭”“九曲黄河”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引领品牌。建成国家一流本科专业30个以上。

到2025年,获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新增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成5-10个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交叉学科专业。

(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项目

夯实“三面向、三突出”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传承场站育人优良传统,加强学校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打造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项目,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主要举措:

1.完善“三面向、三突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目标,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2.加强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着力建设基础公共与学科交叉实验教学中心,推进科研平台开放共享,打造校内创新创业训练综合平台,加强与示范区深度合作,共建高水平教学科研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3. 提升场站育人功能。重点将火地塘试验林场等建成国内一流标准化试验教学场站。依托校外科技推广试验示范站,建设跨学科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加快建设适应未来农业发展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智慧农场。

4.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探索构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打造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进度安排:

到2022年,场站实践育人成效显著,建成一批优质实践育人大课,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

到2025年,建成现代产业学院3-5个,校级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100个以上,建成现代智慧农场,获批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0-15个。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幅提升,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

(五)教师育人能力提升项目

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教学发展机制,创新基层教学组织制度,激励广大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全面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健全导师培训和交流机制,切实提升导师育人能力与水平。

主要举措: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严格制度规定,强化日常教育督导,加大教师权益保护力度,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科学伦理、学术诚信的示范教育作用。

2.切实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完善分层分类、多元混合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持续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和青年教师海外培训提升计划,打造卓越农林教师培训品牌,为农林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做好示范、提供样板。

3.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功能。创新教学团队建设,建立一批“名师工作室”,探索形成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的协同发展新机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学质量提升。

4.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全面实施中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在试验站(基地)、企业、政府部门等进行驻点实践锻炼,让青年教师深入一线了解国情民情,体悟农情乡情,提升教学科研实践能力,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强农兴农使命。

5.提升导师指导能力。创新产教融合培养模式,设立“产业(行业)导师”岗位,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队伍建设。加强导师团队建设,强化导师团队指导职能。创建西部高校导师培训中心,构建内外联动交流培训平台。

进度安排:

到2022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更加完善,教师实践锻炼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导师的责权意识和指导能力全面提升,打造形成3-5个卓越农林教师培训品牌。

到2025年,选树校级优秀导师团队50个、优秀导师100名以上,金牌教师 30名,新获批省部级及以上教学名师10名以上。教学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成效显著,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2项,入选国家农林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六)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项目

以综合素质教育学院为依托,推进“五育”并举,创新学生综合发展评价体系,打造农林高校综合素质教育新体制新模式。

主要举措:

1.探索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协调发展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整合素质教育资源,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统一,着力创新五育并举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支持制度。

2.实施体育美育提质计划。把体育美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三个一”为目标,完善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深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做大做强特色体育项目。突出农业美学教育,强化美育实践,建设农林特色美育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3.创新劳动教育模式。继承学校劳动教育优良传统,传承创新耕读教育,构建西农特色的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推动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丰富知识储备、强健身体素质、领会自然之美、锤炼专业技能。

进度安排:

到2022年,建成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建成2-3个具有影响力的美、体、劳特色育人项目。

到2025年,综合素质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建成1-2门农业美学教育课程,形成具有农林高校特色的综合素质教育模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

(七)学生国际竞争力培养项目

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渠道,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增强卓越农林人才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

主要举措:

1.进一步扩展国际合作渠道。通过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合培养等,加快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组织实施好“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等,加快培养国家急需人才。

2.探索建立“涉农专业+多语”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优势,实施“丝绸之路国际化农业人才”培养专项,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为“一带一路”建设、农业相关国际组织培养输送优秀人才。

3.创新来华留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留学生生源、专业结构布局,建设“来华留学品牌课程”,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留学西农”品牌逐步树立,来华留学生“知华友华”培养效果进一步彰显。

进度安排:

到2022年,拓展1-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丝绸之路国际化农业人才”培养专项研究生达到200人。

到2025年,拓展2-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成1-2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生在校期间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比例达到10%以上,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

(八)质量文化体系建设项目

加快教学信息化平台升级改造,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追求卓越的教学质量文化。

主要举措:

1.完善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改进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实时监测大数据平台,精准采集分析教学过程状态数据,开展学科专业评估(认证)。健全校院两级运行监控、教学评价、反馈改进的质量保障运行模式。

2.完善教学荣誉体系建设。改进完善教学质量、教学改革与成果奖励办法,举办年度教学文化节和多形式的教学竞赛,开展“金牌教师”评选活动等激发教师潜心育人。

3.健全预防和处置学术不端机制。健全学术不端行为预防和处置机制,完善导师和学生申辩申诉处理机制与规则。

进度安排:

到2022年,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形成“评价、引导、反馈、提高”的良性评价机制。

到2025年,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建成学科专业评估(认证)系统和教育教学质量实时监控大数据平台。

四、预期成效

经过5-10年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改革,形成本研贯通高水平特色人才培养的新体系,学科专业、教育教学水平处于全国同类高校前列的新局面,社会及行业对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情系“三农”品格高度认同,科教融合、产教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学生培养质量与学校教育教学治理水平显著提升,成为“新农科”专业建设实践和“打造有灵魂研究生教育”的引领者。

到2034年,构建起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中国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成为中国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示范者,树起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人才培养中国标杆。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组建成立学校德智体美劳一体化党的立德树人工作委员会,全面领导、统筹推进创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标杆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过程管理与总结评价等。发挥学科专业建设领导小组作用,统筹研究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专业建设相关重要事项,推动建立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

(二)强化成果培育

成立专家团队,立足新起点,总结新经验,全面系统总结合校以来教育教学建设与改革成效,进一步凝炼学校办学亮点和办学特色,加强成果培育,形成一批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着眼新征程、谋划新篇章,持续加强新农科教育教学理论创新研究,准确把握高等农林教育和农业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加快推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改革创新。

(三)加大政策支持

强化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心作用,加强课程思政培训团队建设。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办法,加大对教师教学业绩、指导成效的奖惩力度,在职称评聘、绩效考核、津贴分配中把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实绩作为首要条件。在经费投入、队伍建设、条件保障等方面优先支持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标杆行动计划项目实施。

(四)强化督导评估

加强过程管理,强化动态监测,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增强建设实效。加强对典型案例的总结宣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实施过程跟踪,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终审:姜转宏
发展改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