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改革处 发展改革处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发展规划» 学校规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校地深度融合发展标杆行动计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校地深度融合发展标杆行动计划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精神及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若干政策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以及教育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科学院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共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持续深化科教体制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校地合作模式,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校地融合纵深发展,助力杨凌建成“三区三高地”,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特制定校地深度融合发展标杆创建行动计划。

一、创建目标

(一)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省部共建体制机制优势,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先导、以项目合作为抓手、以各类科教创新联盟为纽带,全面提升学校与地方政府、科教单位和企业的战略合作能力和全方位融合发展水平,抓住更多合作共赢的融合发展机遇,满足各方的目标期望,以贡献求支持,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争取最优资源支持,构建形成大学、政府和企业多方协同、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创新发展体系,探索构建校地合作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共同打造校地深度融合发展的标杆。

(二)阶段目标

1.近期目标(2025年)

校地深度融合机制不断健全完善,省部共建的体制机制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全面提升,成为支撑服务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地,农业科技推广“西农模式”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更加凸显,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形成品牌效应,科技创新服务现代农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2.中期目标(2030年)

校地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经验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西农模式”成为国家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品牌打造以及农业科技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形成完善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中成为重要的典范,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服务旱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突出。

3.远期目标(2034年)

校地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在国际农业科技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形成独特的典型案例,对世界旱区农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发挥重要支撑引领作用。

二、建设基础

(一)现有基础

具有独特的体制优势。杨凌由国家22个部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共建,学校由教育部等6个部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共建,独特的共建体制优势为推动校地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体制保障。

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杨凌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中国自贸试验区中唯一的农业特色鲜明的自贸片区和综合保税区,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学校为国家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良好的发展条件为进一步深化融合奠定坚实的基础。

聚集起雄厚的农科教资源。杨凌聚集了农林水等70多个学科、7000多名农业科教专业技术人员,成为我国重要的农科教基地。构建起由14个国家级、74个省部级科研基地组成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形成农科教资源最为集中、创新要素最具活力的中国“现代农科城”。

构建起新型的社会服务模式。围绕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旱区农业发展等重大战略需求,研制推出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成果,探索形成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西农模式”,打通了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

(二)机遇挑战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党中央《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强调,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探索建设“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推进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这些重大利好政策对深化校地融合发展,加快杨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省支持杨凌发展的重要政策机遇。国务院《批复》明确了示范区建设“三区三高地”目标;国务院办公厅指导意见强调,打造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区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验区;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落实批复意见要求发挥示范区、学校的特色优势,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持保障,这些重要政策对深化校地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机遇。党中央连续多年聚焦“三农”领域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强调要发展振兴乡村产业,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人才,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校地融合创新发展提供重要的发展机遇。

深化共建学校的重要发展机遇。教育部和陕西省等七个共建单位出台《意见》明确,学校要扎根杨凌、校区融合、开放发展,进一步发挥学校在国家科教体制改革中先行先试标杆示范作用,这对学校进一步深化与地方的合作,紧密与行业的联系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校地深度融合发展的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存在联系不够紧密、相互需求沟通不畅的问题;二是两个省部共建机制优势发挥还不够充分,还没有形成推动校区融合发展的强劲动力;三是校地深度融合发展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在一些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实施上存在错位现象,没有形成互惠互利、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

三、建设内容

(一)建立健全高效、顺畅、灵活、有力的校、区领导班子议事协调、融合工作机制

1.建立校、区党政领导干部交叉任职制度。建立校、区双方党政领导相互交叉兼任职务制度。建立双方对口职能部门负责人相互交叉任职制度,相互参与对方工作决策,加强情况沟通,深化合作交流,共同推动有关重要议定事项的贯彻落实。

2.深化校、区领导班子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双方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机制,每年召开一次校、区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沟通情况,深化合作,协调解决校、区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

3.完善校、区共建共享机制。建立健全双方重大项目、重要政策通报,重大成果、重要活动发布,重要建议、重大信息沟通,重大问题、重要情况会商,重大专项、重大投入对接等制度安排和机制创新,共同推进校、区事业协同发展。

4.建立重大任务专项工作机制。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发展重大任务部署和省部共建安排的重点项目、工程、计划,双方协同建立跟踪、协调、落实机制,共同分析研判形势,及时沟通组织推动,确保重大任务、重点项目落实、落地,取得实效。

5.建立校、区情况通报机制。建立重要信息通报机制,双方重大活动、重要客人来访互相通报联系。双方互相通报落实校地融合发展工作进展。学校每年向示范区报送学校事业发展年度报告。针对融合发展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意见,纳入校、区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议事范围。

进度安排:

2021-2022年,推动完成校、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交叉兼任职务,相关对口职能部门负责人交叉兼任职务,构建起通畅、健全、完善的联席会议制度和议事、沟通协调机制。

2023-2025年,校区相互支持、相互协作、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日趋完善和成熟,建立牢固的使命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形成可复制、可示范、可借鉴的校区深度融合发展模式。

(二)发挥两个“共建”机制优势,形成校、区融合创新发展的合力

6.健全共建任务落实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和教育部等七部门《意见》。学校将共建任务纳入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由相关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学院参加的落实省部共建任务工作小组和对接机制,定期赴共建部门、陕西省汇报工作进展,沟通交流情况,争取支持指导。学校党委常委会每半年研究一次共建任务跟进、落实情况。

7.加强与共建单位的人员交流。学校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相关专业技术骨干到共建单位挂职锻炼,熟悉政策业务,提高工作水平,加强信息交流,争取共建单位的支持和指导。学校不定期邀请共建单位领导来学校指导工作、宣讲政策,帮助协调解决省部共建存在的有关问题。

8.共同组织办好省部共建会议。双方协力共同办好学校两年一度的省部共建工作会议和杨凌省部共建领导小组会议,共同协商研究提出共建会议议题和有关请示、支持事项,不断完善省部共建机制,充分发挥共建优势及共建会议对推动事业发展的指导、协调和保障作用。

9.深化与陕西省共建厅局的合作。积极承担区域、行业的任务、项目,深化与各共建厅局的合作、协作。遴选、推荐相关专家参与区域、行业发展规划、标准、指南的制定;鼓励、支持专家教授等专业技术人才到各共建厅局、相关部门、行业企业担任顾问、技术指导或兼任领导职务,做好技术服务支持和保障。

进度安排:

2021-2022年,配合、协助示范区召开年度省部共建领导小组会议;筹备召开学校新时期第一次省部共建工作会议。校区协同,每年向共建单位分别汇报一次学校、示范区工作并接受指导,每年分别向陕西省及各共建厅局汇报一次工作,深化合作交流。

2023-2025年,完善学校省部共建机制,每两年召开一次省部共建工作会议,落实共建任务,学校每年向共建单位分别汇报一次工作并接受指导,形成健全完善的省部共建机制。

(三)创新校地合作模式,为深化科教体制改革探索新经验新机制

10.创新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模式。优化校、地农业科技推广力量,加快发展技术服务、产业咨询、规划设计等服务模式,从系统规划、设施建设、品种选配、栽培技术、生产管理等全链条集成技术要素,建立西农标准、打造西农品牌,更大范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

11.全面提升科技示范推广水平。共同探索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新模式,协同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完善“两地三方”、“四个联盟”科技服务模式,推动农业推广服务深度融合。校、区双方建设的各类试验站和示范基地,加挂双方牌子,协商共建,资源共享,成果共享。提升区内示范推广基地建设水平,集中展示新品种、新技术。

12.强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学校各类智库作用,为区域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旱区现代农业持续发展提供高水平的决策咨询、智力支持和方案设计。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和行业发展需求,鼓励、支持专家跨区域、跨行业成立科技创新团队,以专业引领行业,以科研前沿成果催化新兴优势产业,提高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进度安排:

2021-2022年,加强与示范区的联动、协作、融合,完成农业科技推广“西农模式”的转型升级,形成服务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2023-2025年,“西农模式”“杨凌经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全面加速,在相关区域的辐射带动效应显著增强,对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有效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更加彰显。

(四)健全共同发展机制,构建“区校一体、融合发展”的特色大学城

13.建立发展规划对接机制。在重大规划、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计划实施前充分沟通、协商,示范区在修编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业农村用地规划时,优先保障学校发展和专家科研、试验用地需求。学校积极支持示范区城市发展和自贸区建设,根据需求做好土地调整置换有关工作。

14.共同拓展未来发展空间。校、区双方协力推进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和未来农业研究院建设,分别纳入双方“十四五”发展规划统筹组织实施,成立专门领导协调机构推进落实,着力将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打造成“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和示范样板,将未来农业研究院打造成引领旱区未来农业发展的战略创新高地。

15.加强地方文化与大学文化的联动融合。发挥学校文化引领作用,传承、弘扬、创新杨凌文化,提升地域文化开放度、包容度和先进性。校、区共同设立文化研究机构,加强对农业历史文化、农耕文明史、杨凌农业发展史的研究,不断提升杨凌的显示度和影响力。

进度安排:

2021-2022年,在规划制定实施、文化融合发展方面形成完善的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2023-2025年,建立形成“共生共荣、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新型发展关系,实现学校“双一流”建设与示范区“三区三高地”建设良性互动,深度融合,取得一批新经验、新成果和新做法。

四、预期成效

通过5年持续推动,校地融合发展的能力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显著增强,成为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用现代科技推动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影响;校地融合的模式多元开放、充满活力,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协同创新、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在国内行业领域发挥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校地融合的网络体系健全完善,构建形成以杨凌为支点、覆盖干旱半干旱区域、辐射“一带一路”的网络体系,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农业合作领域产生重要的品牌效应;校地融合的成果更加凸显,形成系列政策、制度、标准、规范,为新时代深化科教体制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助力乡村振兴探索新经验和新模式。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校地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及专门联系协调办公室,加强对校地融合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统筹科技创新、推广示范、成果转化、对外交流合作、职业农民培训、科普教育等项目实施,协调推进各项任务的落实。

2.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校地融合发展任务的统筹和对接,对因政策调整变化,新增的建设任务及时研究纳入校地融合发展项目,组织协调推进。对因外部条件、形势变化,应调整变更的项目任务及时予以调整安排。

3.强化任务督查考核。校地融合发展建设任务,纳入学校发展规划、相关部门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体系,由学校逐项督办跟进落实,对任务完成的质量、效率进行考核评价,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取得实效。

4.加强创建氛围营造。对校地深度融合标杆创建过程中一些好的做法、经验及时进行总结、上升到制度层面予以固化,对取得重要成效、突破的工作提炼形成特色案例,予以宣传表彰,多方联动,营造良好的融合发展氛围。

终审:姜转宏
发展改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