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网讯 在史上最难就业年,大学生就业压力最大的广东,有六十多万大学生求职。目前大学生的创业率不足1%,与该省计划扶持创业10万人,带动就业50万人的计划,尚有不少的距离。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家指出,目前,广东的创业氛围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不相适应,劳动者创业热情不高,一般国外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为20%左右,全国大学生创业平均水平为2%,江苏、浙江为6%左右,杭州高达11%,而广东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不足1%。
其他官方机构的专家也纷纷“找到”原因。
有专家指出,金融扶持力度不够是其中一个原因,广东与兄弟省市相比差距较大。以小额担保贷款为例,河南省发放已超过350亿元,江西省发放331亿元,重庆市发放142亿元,而广东累计发放才10亿元。另外,浙江省政府还专门设立了高达77.24亿元的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而广东尚未设立类似专项基金。
广东省社科院现代战略研究所的官员则认为,中国和广东创业教育落后,创业人才短缺。创业教育落后限制了民众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培养,不仅抑制了创业家的成长,还使得创业企业难以获得合适的人才。
广东省经信委服务指导处官员分析,这与广东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起步较晚有关。广东共认定68家省小企业创业基地,但与江苏、浙江等沿海省份,甚至四川、重庆、湖南等内地省市相比,还存在相当差距。
广东省地税局专家则指出,目前促进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局限性,对企业吸纳就业人员起不到鼓励作用。
不过,对于政府各部门专家找到的原因,不少市场人士和毕业大学生家长并不认同。他们认为,大学生创业缺乏的是适合的商机,没有商机,政府优惠政策再多,又有什么用处?
市场人士指出,广东的商业竞争已经十分激烈,而广东的市场结构,民营经济的比例都落后于全国不少地方。例如,到去年为止,广州民营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9.7%,低于温州80%以上、杭州59.7%。这就意味着,大学毕业生创业,市场提供给民营经济的空间,本来就比其他地区小。
而广东媒体最近也披露了大学生创业的不容乐观的个案:美食配送网站老板月入只有一千元,员工月薪也只有两千元;开淘宝店的大学毕业生无法养活自己,最后决定还是要求职。
华农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的曾璇认为,创业虽然浪漫,但未必人人适合。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可先到学校的创业学院或创业工作室“试水”,以免重金投入之后才发现覆水难收。
不过,在不少市场人士眼中,这些学院派的创业中心作用有多大,也持有怀疑态度。他们认为,只有出过钱亏过本的人,才真正感受到市场经济的残酷,才能真正判断到商机的所在。
马云最近在对香港学生谈创业,更能体现市场人士的真实判断。马云说,说100个创业的人只有1个成功。广东的市场人士十分认同这个1%的成功率,因为大学生创业,大多本小利薄,而市场能提供的适合商机,实在很少,没有商机,政府再多优惠政策,又有何用?
他们认为,广东至今才发出小额担保贷款10亿元,大大落后于一些省份的数百亿元,这恰恰说明了广东的新商机不容乐观,也是广东人务实的体现。
不少反对大学毕业生创业的家长更认为,政府出台系列措施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本意是好的,但是政府的主观愿望,不能代表市场。况且,借了政府的担保贷款,难道就不用还吗?创业亏本了,全家的血汗钱就没有了。
不少市场人士和大学生家长都希望,大学生毕业创业,要顺其自然,政府内部有计划目标也好,不断推出扶持政策也好,最后的关键还在于尊重大学生的意愿,毕竟政府不是出钱人,创业好不好最终还是由市场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