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高教资讯

多位校长呼吁:培养面向未来的“新农人”

作者: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23-11-30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3年11月14日

“在建设教育强国和农业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与之前到底有什么不一样?这是一个非常重大而有意义的话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在2023年全国农林高校校长论坛上表示。

近日,在2023年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上,全国农林高校校长齐聚一堂,深入探讨未来农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改革。

现代农业也可以是“高精尖”

谈到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认为,首先要了解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改变社会对农业的偏见,正确认识农业和涉农高校的学科专业,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报考涉农专业。吴普特认为,未来农业正在产生新产业和新业态,其核心是学科交叉融合。比如,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交叉融合催生基因改良动植物的研发和产业化,和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交叉融合催生农业机器人、农业物联网等数字农业。

“现代农业并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也可以是‘高精尖’和‘高大上’的。”多位农林高校校长呼吁社会进一步重视农业,了解现代农业。

“不少人对涉农行业还停留在早期的理解,觉得不去农村就不是涉农。实际上,食品加工、物流都是涉农,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也在做农业,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很强烈。”华南农业大学校长薛红卫认为,简单看来纯学农学专业的学生人数比例在降低,但实际上农林高校是在为未来大农业培养人才。

面向未来农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薛红卫分析,当前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有3个矛盾:一是人才需求多样化和人才培养同质化的矛盾,二是职业规划多元化和人才培养单一化的矛盾,三是未来产业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开放性和当前教学内容相对封闭的矛盾。

薛红卫建议,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要从社会需求、学科发展以及学生未来3方面出发,将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对接,教学内容和生产实际对接,专业实习和未来就业对接,以此化解3个矛盾。

农林专业课堂教学模式需改革

“对未来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过去我们下功夫研究不够,改革力度也不够。”孙其信坦言。今年,孙其信在全校选了15门课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从怎么讲、怎么评、怎么考进行一次全新的“课堂革命”。

和孙其信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沈阳农业大学校长陈启军。作为校长,陈启军每年要为新生上开学第一课,主题就是“农业科学是最尖端的科学”,希望以此激励学生热爱农业。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李召虎还记得自己4年前在新疆碰到的一名毕业生。“他是学畜牧的,现在在新疆用智慧农业的装备管理着2000亩的棉花。”引发李召虎思考的是,学生直接对他说:“校长,我在大学学的东西现在用不上了。”

也正是从2019年开始,华中农业大学在全国首先开设了智慧农业这一交叉专业,通过生物技术、信息工程和工程技术改造现有涉农专业。

李召虎介绍,新型智慧农业专业采取1+N+X的培养模式,“1”指智慧,该专业学生厚植智慧数字化这一基础,“N”指结合农业应用场景的方向,学生将来可以从事智慧育种、智慧植保等既有农业发展方向,也可以拓宽到“X”的发展空间。

多位农林高校校长表示,学科交叉是新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途径。据了解,自2019年以来,全国已经有27所农林高校以及综合性大学开设了“智慧农业”专业。

科教产教融合培养“新农人”

当前,不少农林高校都在通过科教、产教融合进行人才培养。

“科教产教融合的关键是找准真问题。”吴普特认为,科教和产教融合如果能真正以问题为导向,不仅能够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也能起到很大作用。

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冷畅俭认为,产科教协同的共同使命和愿景在今天这个时代有共识,但难点在于可行的实施路径。

“大学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企业希望成果转化能立马看到效果,大学想要更高端的实验室,政府和企业希望建更务实的基地,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一样。”薛红卫认为,要打通教育、科技、人才壁垒,把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绑在一起,需要政府发挥核心作用,同时对这一创新机制要有包容度。

(备注:本部门网站转载时对文章标题有改动)